看似平静的数字货币市场,再起波澜。比特币价格接连经历几轮暴跌,最终报出6300美元最低价,一天下跌15.1%。 ETH下跌27%,EOS下跌26%,BCH下跌22.3%……主流数字货币,无一幸免。 即便经历了2018年熊市的反复洗礼,这场突如其来的大跌,仍然堪称血腥惨烈。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场“灾难”?暴跌背后的幕后推手究竟是谁?毫无心理准备的人们,比任何时候都想知道答案。 暴跌来袭猝不及防,在半个月缓慢上涨后,比特币的上升之路,再次终结。 在7400美元下方徘徊的比特币突遭重挫,15分钟内暴跌近300美元。 AICoin数据显示,最近24小时,比特币市场有约合人民币34.88亿元的资金流出。其中,币价下跌最为凶狠的两个时段——5日17:00-19:00及6日7:00-9:00,仅4个小时,就有10亿元资金流出。 暴跌的不止比特币。在数字货币市场,放眼望去,一片萧瑟。主流币种中,ETH的跌幅堪称惨烈——从昨晚的280美元,到今早的最低点204美元,半天跌去27%,创下了2018年的历史新低。 EOS的命运与之类似:由6.49美元下跌至4.80美元,跌幅逾26%。而BCH的价格则由627美元下跌至487美元,甚至跌破了压力测试前的价格,跌幅达到22.3%。此次数字货币大跌,还拖累了美股的区块链概念股。 美国时间9月5日,Overstock.com收跌10.28%,Riot Blockchain收跌7.75%,迅雷收跌5.82%,兰亭集势收跌12.3%。一波缓慢的上涨,配合一次急促的下跌,一切回到原点。 这是给数字货币市场的兜头一盆冷水。“小牛市来临”的预言,随之破灭。“比特币暴跌”的新闻,登上了微博热搜。所有人都在试图寻找这次下跌的原因。 幕后真凶此次数字货币价格集体跳水,谁是幕后真凶?华尔街著名投行高盛,难逃嫌疑。 美国时间9月5日,美国财经媒体CNBC和《商业内幕》报道,由于数字货币的相关监管环境仍不明朗,高盛决定放弃在近期内开设数字货币交易柜台的计划。 当天,路透社报道 高盛发言人迈克尔·杜瓦利表示,现阶段,高盛还未就数字资产服务的规模得出结论,目前会将重点放在数字货币的托管产品等方面。这意味着,华尔街首个数字货币交易柜台的到来将无限延期。 在主流化的道路上,比特币又遭遇了一次重大挫折。 而高盛代表的,是一大批机构的态度。这可能导致比特币的走势,变成了一条垂直向下的直线。 有国外分析师认为,这是高盛自导自演的一场戏。去年10月,高盛的首席执行官劳尔德·布兰克费恩还在推特上表示,仍在考虑比特币。他还表示:“要知道,当纸币取代黄金时,人们也持怀疑态度。 ”果然,在今年的5月2日,高盛向《纽约时报》证实,将推出比特币交易平台。 获得高盛的认可,对比特币来说,无疑是天大的利好。 消息公布后,比特币的价格一度稳定在7000美元以上。 但在高盛宣称取消比特币交易柜台计划的前几天,分析师发现,有人建仓了1万个比特币的空头头寸,在当时价值7400万美元。 在数字货币市场情绪积极的时刻,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建仓巨额的空头头寸,究竟谁有这样的实力和胆量? “除非他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信息。 ”分析师们等了几天,终于等来了高盛的重大利空消息。 他们推测,此次的比特币大跌,就是高盛在背后割韭菜。 也有人认为,瑞士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ShapeShift,才是真正的元凶。 ShapeShift不需注册。客户不用账户密码,不用电子邮件,就可以在上面自由买卖数字货币。 换言之,完全匿名,是其最大卖点之一。 但就在昨天,ShapeShift宣布,其商业模式将有重大转变: 用户必须强制注册,并进行KYC验证。 这一举措是瑞士政府对比特币交易监管加强的信号: 瑞士引以为傲的资产保密制度,不再适用于数字货币世界。 有人认为,这引发了数字货币市场的恐慌,最终导致了此次大跳水 文| 棘轮
|
注: